当前位置: 首页>>最新公告>>正文
减轻灾害风险,守护美好书香园
2022-05-06 11:28  

    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”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和《福建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》(闽减办〔2022〕6号)要求,认真做好图书馆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,今天就跟着图图走进这篇科普文,一起学习“防灾减灾”的知识吧!

1、中国“防灾减灾日”是什么时候批转成立?

答:2009年3月2日,国家减灾委、民政部发布消息,经国务院批准,自2009年起,每年5月12日为全国“防灾减灾日”。2009年5月12日是中国第一个“防灾减灾日”。

2、设立“防灾减灾日”重要意义有哪些?

答: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,灾害种类多、分布地域广、发生频率高、造成损失重。2008年5月12日,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.0级特大地震,损失影响之大,举世震惊。我国设立“防灾减灾日”,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,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,更加重视防灾减灾,努力减少灾害损失,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,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。

3、在图书馆学习要注意的安全问题

火灾:

    图书馆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、收藏古今图书文献的宝库和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,它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。图书馆贮存的大量图书、报纸、杂志、胶片等都是可燃物,而书架、书柜、箱等多为木制品,室内装饰又多为可燃材料,火灾危险性较大。一旦发生火灾,其损失是无法弥补的。所以,同学们在图书馆内要注意用火安全。



    首先,同学们不要乱拉乱接电线、使用大功率电器,以免线路超负荷引起短路导致火灾。其次,不要携带明火进入图书馆,不要在图书馆内吸烟。我们要熟知图书馆内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,了解基本的消防常识、掌握灭火基本技能、学会正确逃生方法,提升自救能力。


    
    

 

触电:

    同学们在图书馆学习的时候,经常会携带个人电脑,这就涉及到用电安全问题。用电之前,我们应该先检查电源线是否破旧老化,如有这种情况应及时更换,以免发生意外。还要检查插座是否安全可靠,如果有损坏的则不能使用,并及时上报图书馆的值班老师。不用手或导电物(如铁丝、钉子、别针等金属制品)去接触、探试电源插座内部;不用湿手插插头。






   电脑、充电器等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,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,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。如果发现有人触电要及时报告老师,设法关断电源,或者用不导电物(如干燥的木棍等)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,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,以防触电。


踩踏事故:

    在上下楼梯时同学们要注意,不在楼梯或狭窄通道嬉戏打闹;人多的时候不拥挤、不起哄、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。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的方向走来时,应立即避到一旁,不要慌乱,不要奔跑,避免摔倒。顺着人流走,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;否则,很容易被人流推倒。在人群中走动,遇到台阶或楼梯时,尽量抓住扶手,防止摔倒。

    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,一定要先站稳,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,即使鞋子被踩掉,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。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,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。若不幸被人群挤倒后,要设法靠近墙角,身体蜷成球状,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。






关闭窗口
   

 

 

 
 
 网站地图 | 联系我们 

 地址:福建省福清市龙江街道校园新村1号
电话:0591-85254194  邮编:350300